********大学附属医院**院区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重新报批)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及公告
【详细信息】
行政许可决定书文号 项目名称 许可类别 许可内容 许可证书名称 许可编号 行政相对人名称 行政相对人类别 行政相对人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工商注册号 组织机构代码 税务登记号 事业单位证书号 社会组织登记证号粤环审〔2025〕51号 | |||||
****医院**院区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重新报批) | |||||
普通 | |||||
同意按照项目环评文件内容实施 | |||||
********大学附属医院**院区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重新报批)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 |||||
****医院 | |||||
法人及非法人组织 | |||||
124********858169P |
刘华锋 |
身份证 |
2025年04月01日 |
2025年04月01日 |
长期 |
**** |
有效 |
【正文信息】
********大学附属医院**院区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粤环审〔2025〕51号
****医院:
你单位报批的《****医院**院区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编号为****)等材料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你单位在**院区开展放射治疗项目、介入治疗项目和普通放射诊断项目已于2021年10月29日获得我厅审查批准(批准文号:粤环审〔2021〕246号),批复建设内容为:在门诊医技综合楼地下一层设置放射治疗项目。共建设3间直线加速器机房、1间后装治疗机房和2间模拟定位机房。在各直线加速器机房内分别安装使用1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X射线最大能量均为10兆伏,均属Ⅱ类射线装置)用于放射治疗,每台直线加速器配套锥形束CT功能模块(属Ⅲ类射线装置);在后装治疗机房内安装使用1台后装治疗机(内含1枚铱-192放射源,属Ⅲ类放射源)用于放射治疗;在各模拟定位机房内分别安装使用1台CT模拟定位机和1台X射线模拟定位机(均属Ⅲ类射线装置)用于放射定位诊断。在门诊医技综合楼设置介入治疗项目。在一层建设3间介入手术室、在四层建设1间介入手术室,在各介入手术室分别安装使用1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均属Ⅱ类射线装置)用于介入手术中的放射诊疗;在三层建设1间ERCP机房,在该机房中安装使用1台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装置(包括近台和隔室操作两种方式,按照Ⅱ类射线装置管理)用于胰胆管造影手术中的放射诊疗。在门诊医技综合楼和感染疾病楼各相关楼层建设放射诊断机房,共安装使用CT机、DR机和胃肠机等18台医用Ⅲ类射线装置用于放射诊断。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因资金配置变化,医院对原**院区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部分建设内容进行重新优化调整。主要内容包括:
(一)放射治疗项目。重新优化调整门诊医技综合楼地下一层放疗科放射治疗项目布局,将原设计建设模具库位置调整为建设1间CT模拟定为机房,在该机房内新增安装使用1台CT模拟定为机房用于放射诊断,该设备属III类射线装置;其余放射治疗项目建设内容按粤环审〔2021〕246号文批准内容实施。
(二)介入治疗项目。重新优化调整门诊医技综合楼介入治疗项目布局。将门诊医技综合楼一层原设计建设3间介入手术室及其配套用房调整为建设2间介入手术室及其配套用房,在各介入手术室内分别新增安装使用1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用于介入手术中的放射诊疗,两台设备最大管电压均为125千伏,最大管电流均为1250毫安,均属Ⅱ类射线装置。取消在门诊医技综合楼四层建设的介入治疗项目。其余介入治疗项目建设内容按粤环审〔2021〕246号文批准内容实施。
(三)普通放射诊断项目
重新优化调整在门诊医技综合楼地下一层急诊急救科、****中心、三层****中心和感染疾病楼一层开展的普通放射诊断项目,由原设计建设18间放射诊断机房和防辐射手术室调整为建设13间放射诊断机房和防辐射手术室,共安装使用CT机、DR机、乳腺机、牙片机、口腔CBCT、C臂机和胃肠机等13台医用Ⅲ类射线装置用于放射诊断。
****环境保护部《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免于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核技术利用项目有关说明的函》(环办函〔2015〕1758号),该项目建设调整变动属于重大变动。你单位重新报批该项目报告表符合《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有关规定。
二、**省环境辐射监测与核****中心组织专家对报告表进行了技术评审,出具的评估意见认为,报告表有关该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内容,以及提出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合理可行,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总体可信。你单位应按照报告表内容组织实施。
三、项目在建设和运行中应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辐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辐射安全责任,确保辐射工作人员有效剂量约束值低于5毫希沃特/年,公众有效剂量约束值低于0.1毫希沃特/年。
四、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建成后,你单位应按规定程序重新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
五、项目的环境保护日常监督****生态环境局负责。
****
2025年4月1日
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满三十日届满。 |